有人說,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可以稱得上「孝經」,
不過,經文並不是在講述大家要孝順父母長輩,
也不是在說孝順父母有多少功德,
而是在一開始,這部經就是佛陀為已經往生天上的母親所說,
其中有兩段,是講述地藏菩薩之所以發下度盡眾生方證菩提此等大願的因緣,
皆是為了墮在地獄的母親所發。

 

「有一婆羅門女,......
其母信邪,常輕三寶。是時聖女,廣設方便,勸誘其母,令生正見。
而此女母,未全生信。不久命終,魂神墮在無間地獄。
時婆羅門女,知母在世不信因果,計當隨業,必生惡趣。
遂賣家宅,廣求香華,及諸供具,於先佛塔寺,大興供養。」

換成白話,就是地藏菩薩的母親相信外道之說,
菩薩想盡辦法勸自己的母親相信因果,
朝正道的方向修行,但是沒有成功。
這樣的情節要發生在現代,可以想像應該是一場家庭戰爭,
不過經裡沒說,我不便猜測,而且重點也不是這個。

「時婆羅門女,垂泣良久,瞻戀如來。
忽聞空中聲曰:泣者聖女,勿至悲哀,我今示汝母之去處。
婆羅門女合掌向空,而白空曰:是何神德,寬我憂慮。我自失母以來,晝夜憶戀,無處可問,知母生界。
時空中有聲,再報女曰:我是汝所瞻禮者,過去覺華定自在王如來,見汝憶母,倍於常情眾生之分,故來告示。
婆羅門女聞此聲已,舉身自撲,肢節皆損,左右扶持,良久方蘇。」

小時候讀這一段,覺得菩薩也真是執著深重啊,
人死了就一了百了,幹嘛要苦苦找尋母親去了哪裡呢,
還自己撲到半空中,摔下來手腳都受傷了,救了半天才醒過來,
然後說自己快死了(願佛慈愍,速說我母生界,我今身心將死不久)。
大概是年紀慢慢增長,近日再讀,
只覺得若非愛重執著,也發不了如此偉大誓願,
要是常人,早把老媽拋到九霄雲外,樂得清閒。

「婆羅門女尋如夢歸,悟此事已,便於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之前,立弘誓願:
願我盡未來劫,應有罪苦眾生,廣設方便,使令解脫。」

「悟此事已」四個字下得非常巧妙,到底悟了什麼?
整段經文看下來,好像是在說,
菩薩為找尋母親,下到無間地獄,見到眾生慘苦,
回來之後,便立下大願,要像救拔自己母親一樣,拯救所有的眾生。
但我想來,不只是此世的母親,累世累劫還有好多好多父母親屬哪。
如果要一個一個追究,他們極有可能也在地獄,或者在天上享福,
報盡再轉生人間,總之都還在三界裡流轉,數量可能跟恆河裡的沙子一樣多。
那麼,追究誰是誰的父母子女,現在在哪裡,以後會去哪裡,又有什麼意義?
再更機巧一點說,地藏菩薩什麼時候會成佛?度盡眾生的時候就會成佛了。
那眾生什麼時候會被度盡呢?地藏菩薩成佛的時候。
時間是沒有意義的,眾生也是沒有意義的。

 

「像法之中,有一羅漢,福度眾生,因次教化。
遇一女人,字曰光目,設食供養。
羅漢問之,欲願何等。
光目答言,我以母亡之日,資福救拔,未知我母生處何趣。
羅漢愍之,為入定觀,見光目女母墮在惡趣,受極大苦。」

這是另外一段講菩薩為母發願的經文,惟後面的情節跟上一段有些不同。
這邊的母親是愛吃魚鼈,特別是幼魚幼鼈,
為了滿足口腹之欲,不知殺了多少。

「其後家內婢生一子,未滿三日,而乃言說。
稽首悲泣,告於光目:生死業緣,果報自受。吾是汝母,久處暗冥。自別汝來,累墮大地獄。蒙汝福力,方得受生,為下賤人,又復短命,壽年十三,更落惡道。汝有何計,令吾脫免。」

每次讀到這裡,都覺得菩薩的媽媽挺可惡的,
明明是自己造的孽(想必菩薩也勸過她),
還有臉來說「你有什麼好辦法,可以讓我不受業報之苦」。
不過,凡夫之人,喜歡的想擁有,厭惡的想丟掉,害怕的想逃離,
本性如此,是我小心眼覺得可惡罷了。

「光目聞已,啼淚號泣而白空界:
願我之母,永脫地獄,畢13歲,更無重罪,及歷惡道。
十方諸佛慈哀愍我,聽我為母所發廣大誓願,
若得我母永離三塗及斯下賤,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,
願我自今日後,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,卻後百千萬億劫中,
應有世界,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,誓願救拔,令離地獄惡趣。
畜生餓鬼等,如是罪報等人,盡成佛竟,我然後方成正覺。」

這段經文,就是「眾生度盡,方證菩提;地獄未空,誓不成佛」的由來。
看似執著在親情,看似執著在度盡眾生的願望上,
卻是從真正從最平凡的感情出發,因執著而成就的故事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eleti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