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很想寫些關於希臘悲劇的雜文,
卻不知如何表達的好。
一是人名又多又長,關係複雜,
二是我自己老是被感動得亂七八糟,語無倫次,
到底要從哪裡開始呢?

奧瑞斯提亞(The Oresteia)是西元前五世紀,
希臘悲劇詩人愛斯奇勒斯(Aeschylus)寫成的故事,
包含了阿葛曼儂(Agamemnon)、奠酒人和慈悲女神三個劇本。
故事要從特洛伊戰爭的希臘軍統帥─阿葛曼儂─的家族說起。

希臘神話有三個知名的悲劇家族,
分別是雅典王室、底比斯(Thebes)家族跟阿楚斯(Atreus)家族,
底比斯家族出了一位非常有名的國王:伊底帕斯(Oedipus),
而奧瑞斯提亞所描寫的,是遭遇更為悲慘的阿楚斯家族。

傳說,阿楚斯的先祖名叫坦特勒斯(Tantalus),
是天神宙斯(Zeus)的兒子,深得眾神寵愛。
有一天,坦特勒斯設宴款待眾神,
把自己的兒女殺了作菜,端上桌給神明吃。
眾神一時不察,吃到一半才識破坦特勒斯的詭計,
於是降下永生的懲罰:
把他放在池子中,口渴卻喝不到水;
池邊是結實纍纍的果樹,餓了卻摘不到果子。
故事並沒有說明坦特勒斯殺害子女的動機,
我們先來看下一代的發展。

處理了坦特勒斯之後,
神明把最後一個沒被吃掉的孩子拼湊起來,打算讓他復活。
這個倖存下來的孩子名叫皮洛普斯(Pelops),
因為肩膀被吃掉了,所以眾神給他一個鐵做的肩膀作為補償。
有一個行為如此狂妄、下場如此悽慘的父親,
皮洛普斯倒是安分地過了一生,
也算阿楚斯家族中運氣最好的,沒有精神錯亂也沒死於非命。

然而,我們接下來要看到,
先祖的狂妄重現在皮洛普斯的女兒妮歐碧(Niobe)身上。(隔代遺傳?)
她出身好,有錢有勢,生了七兒七女,每一個都又漂亮又強壯,
高興之餘,她忘記自己是人不是神,
竟然要人民膜拜她,並且向神明嗆聲,
說樂朵(Leto)不過才生了日神阿波羅(Apollo)與月神阿緹蜜絲(Artemis)一對兒女,
又是個流浪者,
她生了七雙兒女,貴為王后,比樂朵強太多了。
這種囂張又白目的言論,神明怎可能坐視不管,
阿波羅和阿緹蜜絲立刻張弓搭箭,把妮歐碧的七雙兒女全部射死。
傳說,妮歐碧傷心欲絕,最後變成了一顆流淚的石頭。

妮歐碧有兩個哥哥,大的叫阿楚斯,小的叫柴耶斯特斯(Thyestes),
弟弟愛上哥哥的妻子,引誘她背叛丈夫。
哥哥不甘綠光罩頂,估計是學了爺爺那一套,
竟然把弟弟的兩個兒子捉來剁了,做成肉湯給弟弟吃,
等弟弟吃完才告訴他實情。
柴耶斯特斯無法向身為國王的哥哥復仇,
只能祈求這個地方永遭天譴。

天譴很快就來了,不過跟神明無關,
跟阿楚斯家族代代相傳的狂妄跟瘋狂比較有關。
阿楚斯生了兩個兒子,
一個是後來在特洛伊戰爭中擔任希臘軍統帥的阿葛曼儂,
一個是海倫的丈夫米奈勞斯(Menelaus)。
希臘軍出海攻打特洛伊前夕,
有個倒楣士兵不小心殺了月神阿緹蜜絲的聖鹿。
女神怒了,捲起風浪不讓希臘軍出海,
祭司說,要殺阿葛曼儂的長女獻祭才能平息神怒。

注意到了嗎?
從第一代的坦特勒斯,到第三代的妮歐碧、柴耶斯特斯,
一直到第四代的阿葛曼儂,都有一個共通點,
不是殺害自己的孩子,就是孩子因他們而死。
阿葛曼儂沒有辜負這個家族的優良傳統,
為了自己的功業,謊稱要把女兒嫁給大英雄阿奇里斯(Achilles)。
少女開開心心地從家鄉出發,結果卻是被送上祭壇,
她的名字叫伊菲姬妮亞(Iphigenia),後來有另外一個劇本以她為主角,
說她並沒有死,後來還跟弟妹團圓了。

特洛伊戰爭打了10年,
阿葛曼儂光榮回鄉,等待他的卻是一齣復仇戲碼。
他的妻子克莉坦娜絲查(Clytemnestra)在這10年間,
找了柴耶斯特斯在人肉宴之後出生的兒子(血緣上是阿葛曼儂的堂弟)當幫手,
不但給阿葛曼儂扣綠帽,
慶功宴之後還殺了他為女兒復仇。

阿楚斯家族骨肉相殘的血債,
最後降臨到阿葛曼儂跟克莉坦娜絲查所生的一雙兒女身上,
也就是被父親送上祭壇的伊菲姬妮亞的弟妹,
女孩名叫伊萊克查(Electra),男孩名叫奧瑞斯特(Orestes)。
兒子有義務為父親報仇,但兇手卻是自己的母親,
他必須選擇背叛父親,或是殺死母親。

兩方煎熬之下,他向阿波羅請求神諭。
神諭說得再清楚不過,以人命償人命,為舊血流新血。
奧瑞斯特迎向了他的命運,殺死母親,
「看!看!那邊的女人,全身穿著黑衣服,長長的頭髮像蛇一樣」
他尖叫著,只有他看見那無形的陰影,
那是復仇女神,為他弒母的罪孽而來的。

為了贖罪,他流浪了許多年,復仇女神的陰影一直折磨著他。
最後,他來到了雅典,向雅典娜(Athena)陳情。
接下來,是我認為整齣奧瑞斯提亞最美的橋段,
奧瑞斯特靜靜聽著復仇女神的控訴,
回答:「我殺了我母親,不怪阿波羅的神諭,但是我的罪已經贖清了。」

多麼勇敢的一句話,
在那一刻,奧瑞斯特真正成了整齣悲劇的英雄。
一出生就背負整個家族糾葛不清的血債,
奧瑞斯特很明白,這就是自己的命運。
他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,也不可能抹消整個家族所犯下的惡行,
與其厭棄或逃避自己的人生,他選擇了接受。
而神諭,並不是什麼更有權力的存在所下的命令,
它只是提醒你:如果這是整個結構所產生的必然,你要怎麼做?

阿緹蜜絲的神諭要阿葛曼儂殺害自己的女兒,
阿波羅的神諭要奧瑞斯特殺害自己的母親,
同樣是要殺害骨肉的神諭,
奧瑞斯特卻沒有跟父親一樣,把自己的行為怪罪給神。
如果這邪惡的因緣讓我們犯下罪行,
那麼,說自己不得已、一切都是環境跟祖先的錯,
只會讓這份因緣成為詛咒,流在家族的血液裡,永遠無法解脫。

我想起京極夏彥在「姑獲鳥之夏」所描寫的,
因為基因的缺陷,總是生下沒有腦部、畸形的孩子,
人們於焉流傳起,這個家系被妖怪詛咒的傳說。
每一代的母親為女兒接生時,一看到是畸形的嬰兒,
便無視女兒的感受和哀求,當場用石頭把孩子砸死。
對一個女人來說,看著孩子被自己的母親殺害,
卻因為產後虛弱無法阻止,是多麼嚴重的打擊。
於是,女人成了姑獲鳥,不斷擄走並殺害別人的孩子,
當她們有一天成為母親,看見自己的女兒生下畸形兒,
從前悲慘的遭遇就會像詛咒一樣發作,
驅使她們作出跟自己母親一樣的行為。

是整個家族受了詛咒嗎?
還是,我們只是放不下自己過去受害的經驗,
不承認那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?

這就是希臘悲劇的精神,
人無法掌控一切,甚至連自己的命運都不能左右。
這並不是消極的宿命論,
奧瑞斯特的努力,讓阿楚斯家族代代相傳的邪惡陰影獲得了解放,
而這也是希臘悲劇最偉大的地方:
接受你的命運,然後才有真正的解脫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eleti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